开云电子游戏·(中国)官方网站

陆志龙: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2-12-02浏览次数:10

见到陆志龙,才发现他原来这么普通。

平湖中学校门口,远远地就看到陆志龙早已在等候,一身藏蓝色休闲装包裹着他稍显瘦削的身材,初冬的北风已有几分料峭,风吹动他的头发,露出花白的鬓角。

到平湖前,记者翻看陆志龙的资料,著作等身,荣誉耀眼。没想到,初见陆志龙,他话不多,开口第一句是:“我下午1点半有课。”

 “你认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品质?”记者迫不及待将最想问的问题,抛给这位有着35年教学经历的思政课教师,陆志龙顿了顿,说:“持正气,有底气,接地气。”随后又补充道:“这也是我一直在践行的。”

持正气: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20年前,陆志龙担任班主任时,有一位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填报志愿时执意要填师范大学,立志当一名中学教师,这在当时让不少人感觉不解。“因为陆老师啊!想成为像陆老师这样敬业又专业的先生,是我填报浙师大的初衷。”看到这位学生的来信,陆志龙欣慰又感动。

时光轮转,陆志龙不禁想到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初衷。“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在浙师大政教系求学期间,在导师们身上,他看到了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和魅力,“我想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彼时的陆志龙暗暗下定决心。

实习期间,带教老师的一句“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好老师”,时至今日仍在激励着陆志龙。

习近平总书记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而落实该课程的关键又在思政课教师。陆志龙认为,思政课教师必须要用一身正气去影响感染学生。

陆志龙还将他的一身正气向外辐射,近10年来,他以省、市、县三级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带领工作室成员行走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路上,如今工作室共有350多名教师,遍及全省各地,他们在各自区域里发挥着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陆志龙迅速组织工作室优秀成员开发课程,参与公益援助湖北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选送的18节课均入选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中国教研网等资源库。

采访前几天,陆志龙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到仙居举行送教活动。“思政课教师要紧跟党和政府的政策走,”陆志龙说,他领衔的工作室近几年招收成员,会更多向山区26县的教师倾斜。

有底气:

要想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从教35年,陆志龙从未离开过讲台。

刚刚踏入工作岗位时,陆志龙“临危受命”接手了一个初三毕业班。“小陆老师,请一定要把教学质量提上来。”校长的希望如千斤重担压在这位新老师的肩膀上。

 “从那时我就在思考,找到一条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效率的路子。”凭借着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陆志龙蹚出了一条“教研相长”的道路,行至今日,仍未停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陆志龙非常认同这句话,从2008年起,他就一直担任兼职教研员,在教与研的不断碰撞中,他提出多学科渗透教学理论。“思政课本身就包含多学科的,比如政治、法律、哲学、逻辑等。思政课与历史、地理等科目也可以互相解释和渗透。”说起研究课题,陆志龙的眼睛闪着光芒。

陆志龙主持的“高中政治课多学科渗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被嘉兴市教科所立为规划课题。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他又在“多学科渗透”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省级规划课题《政治学科“生成性”课型的实践与探索》,该课题获嘉兴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和嘉兴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二等奖。

围绕课题研究,陆志龙在课堂上增设了专题讨论、情景模拟、调查研究等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做中生成各种体验,在体验中内化信念、外化行为,凸显了思政课从知识为主到活动为主、从接受为主到建构为主、从教师为主到学生为主的转变。

多学科渗透的前提是教师要掌握更多知识。踏入工作岗位的第18个年头,陆志龙就成为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后来又成为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二级岗位入选者,这是许多教师的梦想与荣光,而对陆志龙来说这远远不是终点。

 2008年起,陆志龙担任当湖高级中学的副校长,负责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工作,即便走上了领导岗位,他还是坚持一线教学。常年担任高三年级的思政课教师,他努力在提升教学质量和落实思政课育人目标中寻找平衡。

接地气:

思政知识要能解决“真实问题”

下午1点半,上课铃声响起。在高三(11)班,陆志龙这堂课讲的是复习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大四学生小华一天的学习和生活享受了哪些产品和服务?”随着陆志龙问题的抛出,学生们马上开始小组讨论。

 “上陆老师的课要全神贯注,一刻都不能走神。”学生俞祁说,陆志龙总会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们思考,而这些问题不是简单课本知识的搬运,而是要灵活运用。

在多年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陆志龙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不一定能讲;能讲了,不一定能写;能讲、能写了,不一定内化为一种信念,付之于行动。思政课最大的难点是,说起来很明白,做起来就很难。

为此,他不断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比如,让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时政演讲,课上给学生交流的时间,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陆志龙围绕这一主题撰写的论文《课堂提问的辩证法》获省级评比一等奖。

从实践到理论再回馈到实践,陆志龙不仅将教研相长的教学理念写成了著作,更写在了课堂上。

 “小华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实体经济的企业工作?”说到大学生就业,学生们的讨论热情都很高涨。“陆老师的课上,总是会提出一些很真实的问题,我感觉自己以后也会遇到。”学生朱翊菲说。“在陆老师的课上,我才发现,可以用必修一的知识解释必修二的问题,都是能联起来的。”学生高烁补充说。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面对学生时,陆志龙总是面带微笑,当过十几年班主任的他,还深研了心理学。“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学生也不例外,按规律办事会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在陆志龙看来,思政课的终极目标是抵达学生内心,种下一颗美好的种子,然后静等花开。